海南自贸港开放 金融机构受益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刘猛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岛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11月18日在海口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海南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现金融循环和实体经济良好发展。外资金融机构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交付海南金融金融需求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比肩全球合作伙伴优化跨境结算流程,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利用全球融资能力,为海南科技、绿色、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二是专业人才和国际视野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大量熟悉国际金融规则的专业人才,外资机构的引入将对此形成有效补充。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在有条件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开展金融业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的意见》会议提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型的新型金融服务,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资金汇入和汇出,完善跨境金融数据流动安排,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其中,海南自由贸易港被列为试点地区之一。前述座谈会提出,“推动更多金融改革开放措施在内地先行先试”。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所长朱克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金融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参与推动海南金融改革开放。一是参与制度变革,根据跨境资本流动、资本项目开放等领域提出改革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跨境资金池、本外币一体化账户等新模式;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出新产品新服务、跨境资产转让、绿色金融债券等创新业务,丰富海南金融市场的工具;三是搭建国际纳合作平台,与国内外机构举办跨境金融研讨会,促进人才和法治交流,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全球影响力。通过这些做法,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成为海南金融改革的“试验场”和“连接器”。今年10月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提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刘向东 中国中心科研与信息部副主任国际经济交流所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已通过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QFLP。未来五年,这些政策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的MGA金融机构参与,进一步促进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的国际贸易安排的便利化。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产生更多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加强金融统筹协调和监管,保障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和金融安全。肖本华认为,展望“十五五”,金融支持海南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港口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安全,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独家黑料爆料-51黑料爆料-51黑料每日大赛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