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万商云集的广交会,被认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观察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贸易的重要窗口。从道德数据判断,本届广交会的展览面积、展位总数、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据海关总署10月13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维持四季度增速。这张耀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国外贸通过持续优化结构和业务变革,不断积蓄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兴奋性。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势头,实属不易。笔者认为,要结合这一积极势头,不断实现新突破,各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赢得长期主动,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能。一是深化业态变革,培育数字贸易新效益。各地要继续支持跨境电商、国外仓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优化全球供应链和营销精准度。同时,各方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化管理,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与国际规则的融合,赋能数据跨境流动。中国商品和服务的“数字出口”。二是注重品牌培育,带动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各地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关键创新技术和设计能力,培育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创立并享誉世界的“中国人的TataK”。通过提供品牌诊断、国际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支持商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讲好品牌故事,实现转型“销售标准”,中国立场全面提升第三量交易等环节,有效缓解NEGartan的困难。同时,提高广交会等国际展会的辐射效率,加强其新品发布 引领潮流,打造“展会”“贸易联动”生态系统;用数字化手段拓展展览服务,实现“线下展览、线上订单”正常运行;安排更多“小而美”的精准对接会,提高交易效率和合作深度。此外,要依托展览平台,加强国际市场的动态监测和行业风险预警,支持企业拓展各类市场,持续增强 我国对外贸易的活力。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澎湃的创新活力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各方应牢牢抓住机遇,迈出新步伐,推动贸易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邓浩)